因為看到了遊戲噗的這篇《寇克船長與天空裡的露西和鑽石》,所以看到了這則以普普藝術風格作出的音樂短片《Lucy in the Sky with Shatner》,並認識作出這部短片的公司:Sleepless Knights Media, LLP。
這則組合了包括:《披頭四樂團(Beatles)》、《星艦奇航記(Star Trek:TOS)》以及美國老牌影集《我愛露西(I Love Lucy)》等許多受到歡迎且具有代表性的元素的普普風動畫MV,原來只是該公司用來展示自己能力的示範作品之一,卻因為影片大受歡迎,逼得該公司不得不將官網內該影片的正式下載鏈結拿掉(當然有其他門路可以連進去,不用像阿湯哥去偷東西那樣麻煩就是),以避免該公司網站流量再度爆掉(小公司的歡喜與哀愁之一)。
而這支影片的成功,其實也可發現幾個在行銷值得借鏡的幾個重點:
以現有素材組合再創造的創意
該公司成功的證明他們的創意人員擁有相當的本事與技術,將客戶現有(或將來必須取得)的資源經過適當的拆解、組合後,再創造出一個能被市場所接受的新產品。
小眾文化的聯集式行銷
《披頭四》、《星艦奇航》、《我愛露西》等,都是美國在地民眾共同記憶(或生活文化)中的強項元素之一。從單項看,喜愛這些元素的人可能佔不了多大的人口比例(也許有人要拿《披頭四》出來抗議,但在現在的音樂生活裡,HIP HOP是不爭的強項),但是將這些有代表性的元素透過普普風藝術概念名正言順的加以整合後,讓會對這個作品產生興趣進而受影響的族群佔比可以多更多。提高了作品受歡迎的機會,才能進一步得到意想不到的成功(如下載流量大增造成網站爆站)。
乘勝追擊 VS 見好就收
既然這樣的行銷包裝創意與概念是可被群眾所接受,我相信,想必將會很快的被延用到各個範圍,但重複的創意沿用,結果不是印象加成便就是造成印象疲乏,是要乘勝追擊或是見好就收,我想才是行銷從業人員需要拿捏的地方。這家公司選擇見好就收(拿掉官網內該影片的下載鏈結),讓有機會完整觀覽作品這個過程具有某些限量的價值意義,反而可以集中火力針對真正認同該公司創作理念的客戶,而維持其核心競爭價值。
前一陣子大家都在討論如何做好網路行銷,或是運用BLOG的特性進行行銷,我想這家公司運用這個影片打知名度的操作方式,或許是個很好的範例。
Translate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本週讀者推薦閱讀 ||
-
最近在一些論壇或其他網友的部落格上,常會見到「捏他」、「捏」之類的文字,然後就會跟著出現某些電影影集漫畫動畫小說之類的劇情說明,根據 「Pavlov 之犬 」的制約實驗效應(好吧,我承認有時候我不比狗聰明),所以經過多次的Try & Error,我已經知道當這種文字出現時,跟著就...
-
在台灣地區還有漫畫審查制度,日本漫畫透過國內出版商以『翻譯後冒充國人作品送國立編譯館審查通過後發行』的方式,慢慢進入台灣漫畫市場,成為市場主力的年代裡,手塚治虫的作品就因 數量多+市場的接受度高=有利可圖 的情況下,成為相關業者競相翻譯出版的對象。在這個年代裡所發行的手塚作品,即...
-
【說明】 本文原作為唐末裴鉶,原收錄於其小說集《傳奇》 (又稱《 裴鉶傳奇 》) 中,惟該書原貌現已佚失不可考,僅部份章節為他書引用收錄後留傳於世。 本文取自明代吳震元(號長卿)編撰之 《奇女子傳》卷之三 中「聶隱娘」章節。文中除藍色字體部份為本人加註外,其餘皆為原編者所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針對本文內容,提供您的寶貴意見。
您的寶貴意見,都將化成一股鼓勵筆者繼續發表文章的正向力量!
(但筆者很確定:「無謂的廣告留言」、「涉及毀謗、傷害、人身攻擊的留言」以及「以注音文發言」等類發言,都不包含在其內)